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设计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设计: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建设是为了减轻工厂生产和生活污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改善该厂投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处理后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工艺思路:
根据上述污水原水水质和污水排放水质标准的情况,我方考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必须依照如下思路:
(1)预处理: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废水中含有大量易腐化的有机物,必须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加以拦截,以防止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CODCr、BOD5浓度升高。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调节、隔油、等。考虑到本工程的水量及水质特点,预处理工艺采用格栅、综合调节相结合的工艺。
(2)二级处理(水解酸化):废水中的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有些物质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另外,本废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直接用好氧工艺去除全部的有机物将消耗大量的电能,势必增加系统的运行费用。为了节省运行成本,选择一种既要处理效果好,又要节省运行成本的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水解酸化工艺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是应用最多的形式,是通过控制水力停留时间及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将生物的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及酸化阶段,不要求进入产乙酸和产甲烷阶段,从而缩短了反应的进程和时间。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去除较多的有机物、降解分子量大和碳链较长的物质、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同时由于其不进入产甲烷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能够抵抗一定的水质和水量的冲击负荷,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都能够发生,对反应池的结构形式要求较低。水解酸化是将厌氧过程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即可,因此水解酸化反应池的停留时间短,反应池内的优势菌群为水解酸化菌,少数为乙酸菌和产甲烷菌。另外,水解酸化工艺不进入产甲烷阶段,产生的少量气体可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3)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及悬浮态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具活性污泥及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池内设置立体弹性填料和曝气管路系统,并于曝气管路系统上安装微孔曝气器。弹性填料由拉毛的PP材质的丝条和绞绳制成,呈圆形毛刷状,比表面积大,能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膜。该填料挂膜快,脱膜容易,运行时丝条对空气泡能起到极好的切割作用,使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可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氧的传递,从而提高处理效果。该工艺负荷高、停留时间短、挂膜快、运行稳定,比较适合小规模企业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倍受环保公司及用户青睐。MBR膜生物反应器生化法。
(4)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也称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它是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使用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大增加,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了出水清澈透明从而省掉二沉池。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
综上所述,本工程生物处理拟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生化法。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工艺特点:
◙ 采用预处理+MBR生化法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路线,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 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见效快;
◙ 缺氧-好氧用污泥回流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行管理简便。
◙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
◙ 采用集中控制、主体设备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项目工艺流程简图: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且水量变化大,污染物浓度较高。选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流程,从而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总体治理的原则为:尽量降低总投资和运行费用,总体使其达到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而良好等特点。